剧场重开,慕尼黑迎来了第一部沉浸式戏剧

“认识自己 “是德尔斐神谕 [1] 门槛上的铭文,这可能也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格言。神谕给出的指示往往既不明确,也无法反驳。它只是给那些前来寻求建议的人提出了一个个悖论迫使他们从另一个维度来思考。由Susanne Kennedy和Markus Selg创作的 《神谕 Oracle》 “在一个沉浸的环境中,探索了一个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同生存的可能性,在这个世界中,人类作为身份不再是中心,而只是这个世界上与其他生物和智能机械共生的一部分。

在去年看《三姐妹》对导演Susanne Kennedy一见倾心后就一直盼望着今年这部新戏,但在排练开始后不久,整个剧目就因为新冠而停止了。几个星期以来,导演和演员团队都是通过Zoom来推进排练的进程,这样也得以让这部戏的试演版在六月让想念戏剧的观众重归剧场。

进入内场之后,先由三名戴着面具和变声器的演员引领你走向一尊石柱,并自我介绍说他们是神的使者,演员的眼神就让人心生一股莫名的恐惧,在行进过程中他们还会悄无声息的钻到你的背后轻声说话,整个肢体动作和语言又透着对“你”这个人类的好奇,这也是整部戏我认为最好的部分,整个过程激动和恐惧交织在一起,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让观众从一个“观演者”转换到神庙“朝拜者”的角色。演员的声音通过变声器变化成机械的声音之后,让熟悉导演的观众一下回到《三姐妹》的场景中。

© Judith Buss

 

但在第一部分过后,之后的30分钟就开始让人觉得有些敷衍了事,躺在毯子上听录音,进小黑屋看爆闪,或是在房间里和演员在对角线上无言对视,虽然能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但总觉得在执行方面像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整个场景使用了大量的幕布而不是整整的建筑材料来营造神庙的感觉,走着走着就开始让人从第一部分的入戏慢慢又回到了“观演者”的角色。

到了最后的神庙中心,会有三个向“神”发问的机会,但不知道是样本不足还是怎样,面前的“神”对于我这个唯物主义者来说总像个“人工弱智”。走出剧场脑中还残存第一部分带来的激动,但并没有像是走了一段心灵之旅的感觉。

© Judith Buss

 

作为一部沉浸式戏剧形式上和其他的大同小异,但相比于《Sleep No More》这部戏少了自己去探索的可能性,而是由里面演员引领者走之前设计好的路线。演出每隔6分钟允许一名观众进场,走完一圈大概36分钟,这样一场两小时的演出可能最多也只有20名观众,不知道这样的形式怎样才能盈利。

作为慕尼黑的首部(?)沉浸式戏剧还是值得一去的,希望正式版能有所改观。

7/10

[1]德尔斐箴言据说乃为源自德尔斐阿波罗神庙中的阿波罗神谕之神圣格言,起源于西元前六世纪,为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希腊民族之一系列道德上的指导方针,它包含许多古希腊的智慧与品格教导;最著名的箴言是镌刻于阿波罗神庙大门上的“认识你自己”。德尔斐箴言忠告人们要虔诚的生活,是古希腊阿波罗赐给人们的教诲。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