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时代

一个灯火通明加油站占据了整个舞台,加油站中的每个细节都一比一复刻了现实生活,从口香糖、薯片,到好几种不同的万宝路香烟。四面巨大的玻璃围墙中是加油站经理再给新来的员工做培训,三个人十分日常的对话在之后的六个小时中发展成了一张互相交错的巨大的关系网。

© Birgit Hupfeld

 

成功的女企业家和她不争气的丈夫、梦想着开自己理发店的非裔女生、对生活充满怨恨的DHL派送员、腐败的警察、为了获得掌控感的性工作者。。。。在这场马拉松式的演出中一共有16名演员,每个人的生活都大相径庭,但却都在深夜市郊的一个加油站慢慢交汇到一起。这些角色每个人都不是主角,但在无尽的对话中整个戏的脉络却并不让人觉得混乱,对话中涉及了现在德国乃至欧洲社会所面对几乎所有严重社会问题,种族、阶级、政治、经济、难民。

当巨大的加油站旋转起来时,才发现在整洁光鲜的背面是如此的破败不堪,秽气冲天的垃圾桶、可以贿赂经理随意关闭的摄像头、给难民非法打工提供落脚点的库房,舞台不断地旋转就像“北京折叠”一样,不断地切换着同一个社会截然不同的两份面貌。

© Birgit Hupfeld

 

整个场景跨越了从2015到2021的六年时间,2015年是难民大量涌进德国的开始,而2020/21年在疫情的所用下所有的社会问题仿佛被掩盖,但实际上却是越来越糟糕。整部戏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是对社会保佑怨恨的快递员,身为同性恋的他在失去工作后慢慢加入了右翼组织,在多方压力下怨恨慢慢被放大,最终在在加油站内对着从小被德国家庭领养的黑人开了枪.

在斯通(Simon Stone)这个版本的戏中,他给了每个人充足表达自己的机会。纵然慷慨激昂陈述自己如何因为深色皮肤而觉得永远不是德国一份子演说获得了观众的掌声,但“被剥夺权利的白人”的愤怒也同时浮现,在满是cancel culture的当下,给这些人说话的机会甚至都成了罪大恶极,但斯通认为,那些拼命想分享他们对世界的看法的白人男子的极端言论仍然应该在这部戏中占有更大份额,因为作为剧作家,应该让来自社会边缘的声音在剧中处于中心地位。纵使究竟哪一边才是“社会边缘的声音”很难界定,但在剧场中如果没有斯通这样敢打破剧场禁忌的人才是更大的问题。

© Birgit Hupfeld

 

这部戏排的非常好的一点是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是一点点润物细无声般呈现给观众的,平淡的对话中慢慢构建起了各个角色的性格。但由此带来的也是这部戏的缺点,三幕戏各一个半小时有些过于冗长,在最后幕每个人都在台上做了自己人生的“总结陈词”,有点像是美剧挖的坑太多在最后一季要赶着收尾,整体的节奏并不好。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头雾水这样的一部戏为什么要做六小时的版本。。。

8/10

Leave a comment